禅城区博物馆:传承岭南广府文脉,力促文商旅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0日

◎中国共产党佛山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摘登  

坚定不移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持续焕发岭南广府文化新活力。

岭南文化壮美,广府文化秀美,都是佛山这座城市的灵魂与血脉,忘不得、丢不得,必须永续传承、发扬光大。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挥岭南广府文化滋养市民气质、塑造城市风貌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佛山文化大市的美誉度、影响力。

 

文化赋予了一座城市独特的气质与灵魂,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核心体现。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佛山要坚定不移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文塑城,让历史建筑、特色街区、民俗印记串珠成链,构建岭南文脉轴线。而作为佛山中心城市的综合性博物馆,禅城区博物馆也在用自己的行动助力岭南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禅城区博物馆为区级综合性博物馆,下辖佛山梁园、广东粤剧博物馆、陈铁军故居、佛山鸿胜纪念馆等8处文化展示场馆,内容涵盖多项禅城传统文化内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肩负着研究、展示禅城文化遗产进行公共文化教育服务和社会教育的功能。

一、打造精品活动 促进文旅融合

近年来,禅城区博物馆积极开展高品质的特色社会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着力展现佛山的园林文化、古镇文化、粤剧文化、武术文化、红色文化等,致力于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提升文化活动体验感,满足市民群众多元的精神生活需求,更于2021年获得佛山市“社区教育先进集体”、支持禅城区学前教育“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近期,禅城区博物馆正在制定五年发展规划,计划将充分整合本馆丰富的场地资源和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和传统文化宣传推广活动,成为宣传和传承岭南广府文化的领头羊和排头兵。力图做到服务于民,加深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让市民在唤起“集体记忆”中共享美好精神财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

五年发展规划中,禅城区博物馆力争申报国家三级博物馆;佛山梁园争取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依托佛山梁园、佛山古镇历史风貌展示馆等下辖场馆,打造佛山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的研学基地,让青少年和学龄前儿童通过沉浸式教学,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博物馆成为涵养青少年群体的“第二课堂”;打造一季度一品牌文化活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文旅融合新名片,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打造新的品牌IP,不断提升佛山文化影响力。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精准策划,坚决执行,撸起袖子加油干,通过持续努力,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和文化宣传教育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佛山城市建设和文化推广贡献一份力量。

二、展现梁园风采 构建岭南文脉

佛山梁园是清代粤中四大名园之一,自古享誉在外,是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位于“岭南文脉轴线”上。近五年来,禅城区博物馆着力打造“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完成了对佛山梁园新园区、佛山古镇历史风貌展示馆、适安里古民居群非遗体验区等的建设工作并已向市民开放参观。三者形成了动静结合、互为一体、各有侧重的文化综合体,向大众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工程的阶段性成果。

佛山梁园改造提升过程中,既保留了古建筑原来风格,又按照现代景区建设规律,运用新技术优化了园区的参观环境,打造了一批便利游客参观的设施,让游客在欣赏园林美景、感受建筑古韵的同时体验到贴心服务和人文关怀。

未来,禅城区博物馆将在报告的指引下做好相关工作,把佛山梁园片区打造成为禅城区文旅展示平台,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阵地作用,助力禅城进一步打造优质“佛山老城旅游文化线路”,让更多市民享受禅城区“博物馆之城”的建设成果。

三、深挖非遗魅力 推动文化发展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保护活化利用古村落遗产、桑园围遗产、工农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禅城区博物馆加挂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牌子,承担着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推广的职责。近年来,禅城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斐然成绩。现在,禅城区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64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20位。

未来五年,禅城区博物馆(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继续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传播工作,倡导非遗融入生活、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主要举措:

1.继续推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申报工作。

2.加强非遗调查、记录和研究工作。

● 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对所有申报成功的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建档记录;

● 加大对禅城区域内非遗项目的理论研究工作,出版《禅城百工》《佛山砖雕》等非遗类专业学术研究成果。

3.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开展多项非遗保护和传承活动。

● 结合佛山古镇历史风貌展示馆、适安里古民居群等下辖场馆,打造佛山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的研学基地,让青少年和学龄前儿童通过沉浸式教学,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 开展非遗进校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非遗教育与推广,让传统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

● 开展非遗进社区进企业,加大非遗文化的受众面;

● 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传统节日等节点,组织开展非遗沉浸式展演等一系列非遗体验活动,让市民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传统魅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 融合本地非遗资源,策划多项专题非遗展览,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将本地的非遗文化通过不同的方式传递给所有人。

4.加强非遗文创的开发研究,打造新的品牌IP,不断提升佛山非遗文化的影响力。

非遗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禅城区博物馆(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始终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不断提升非遗保护工作水平,推动非遗保护事业进一步发展,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

技术支持:方维网络

版权所有 © 2014 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        粤ICP备16111197号

  

粤公网安备44060402000491号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松风路先锋古道93号      咨询电话:0757-82258995

版权所有 © 2014 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
粤ICP备16111197号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松风路先锋古道93号
咨询电话:0757-8225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