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区博物馆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04日

2016年,我馆通过全面贯彻“两学一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通过学做结合,组织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宣传推介佛山禅城本土文化知识,让他们认识文化遗产,吸引他们加入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去,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2016年,我馆在局领导的亲切关心和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学习贯彻禅城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以万众一心,锐意进取的精神,认真做好讲解接待工作;积极配合市、区的工作部署,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提高执行力,紧密围绕着博物馆的收藏、研究、教育、宣传、传播等基本职能,积极开展各部门业务工作;策划了一系列惠民文化活动,较好地完成了2016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更好开展2017年的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按时完成“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阶段任务

我馆严格按照市、区的工作进度表,在各个时间节点按时完成相关任务;并在建设活动中,遵守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协助做好各项报批手续。目前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进展顺利。其中,适安里古民居群修缮及非遗展览馆为第一标段工程,于今年四月份正式动工,第二标段工程(含寒香馆、十二石斋等建筑)已完成初步设计。

二、完善日常运作、强化基础设施、提升综合管理

(一)做好人事制度、档案管理、社保改革,确保办公室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制定博物馆发展规划,完善博物馆制度建设。今年我馆修订刊印《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制度汇编》,从制度上加强了我馆的行政人事、财务财产、安全保卫及业务管理与提升,确保了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专业化。积极配合“创文”、“创卫”、“无邪教”等检查,确保梁园、粤剧博物馆等五个场馆的环境整洁。

(二)开展业务培训活动,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

为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我馆的文物业务培训工作于6月-7月间开始进行,共培训八天。该培训由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承办,将邀请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专家学者为我馆工作人员讲授地方历史文化、民俗、考古与博物馆学方面的课程,从而提升我馆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我馆的文博工作顺利推进。

另外,为提高我馆工作人员的公文写作能力,我馆于12月底将举行公文写作及新闻报道两项短期培训,全面提升我馆工作人员的基础写作水平。

(三)设党员流动岗,做好一线旅游、讲解服务中心及网站微信的管理工作。

2016年,我馆认真做好一线游客讲解服务中心的管理工作,设党员流动岗,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要求每位讲解员尤其是党员带头,发挥立足岗位做贡献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做好日常各个景区的开放及讲解接待工作,按照各景区需要安排讲解值班人员,保证各景区开放期间不空岗。至2016年10月份,全馆五个景点合共接待游客近18.7万人次(截止至10月),讲解接待场次超过450场。达到了三级博物馆年接待观众10万人次以上的要求。

此外,定期对我馆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活动信息和资料更新,用新媒体宣传方式拉近与游客和广大市民群众的距离。

(四)“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完善现有设备设施。

“安全生产”是我馆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一个综合博物馆,我馆负责佛山梁园、广东粤剧博物馆、佛山鸿胜纪念馆、陈铁军故居、李广海医馆旧址、莲峰书院及丰宁寺等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保卫、防火防盗、水电设施的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为强化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我馆每季度举办一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全年度共举办4场消防演练,确保员工时刻保持警觉性;坚持每日由安保人员对各开放场馆进行巡查,以确保开放期间馆内文物及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我馆的佛山梁园、广东粤剧博物馆(兆祥黄公祠)等两处市重点单位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档案,进一步规范我馆的消防管理工作。

三、做好三级博物馆的筹备,完成非遗项目申报工作。

(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圆满完成。

我馆一直由馆藏部承担博物馆的“一普”工作,自2015年已按期完成普查任务,2016年我馆协助禅城区普查办做好我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收尾工作,整理普查数据资料,配合省普查办做好佛山市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审核验收工作,均取得良好成效。截止11月,我区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圆满完成。

(二)藏品征集、管理工作的提升

我馆通过制订《2016年文物征集计划》,先后联系省内外多位收藏家物识藏品,并接受捐赠。2016年我馆共接受单位和个人捐赠文物和图书资料16件/套。共征集藏品和标本1207件/套,其中藏品共计420个编号(为历年增号最多),包括书画、陶瓷、剪纸、木鱼书、铁钟、地方文献资料等,经省文物鉴定站专家初步鉴定有珍贵文物24件,其中清代吴南石堂陶塑,民国总理梁士诒书法四条屏均是颇具地方特色,又有历史价值的文物精品。而成批征集的清代民国时期的木鱼书,则为我们探究地方戏曲、民间文学以及民间思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实现了在保证征集数量的基础提升征集质量的总体目标。

(三)发掘本地文化资源,完成2016年全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组织开展春节期间非遗民俗展演活动。在春节期间组织醒狮、石湾陶塑技艺、剪纸、佛山饼印、岭南古琴艺术、刺绣等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项目展览展示活动,丰富市民在春节假期的文化生活,更能让市民直观地感受身边的非遗项目,理性地了解非遗项目知识,真正让非遗项目贴近市民生活。

2、组织开展各项申报工作。2月份组织开展佛山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习所)申报工作,其中广东醒狮禅城区张槎街道莲塘龙狮传承基地、广东醒狮佛山市荣山中学传承基地、赛龙舟张槎大江村委会传承基地、石湾龙窑营造与烧制技艺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传承基地被公布为第二批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3至5月份,组织开展2016年度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共收到七个非遗保护项目申请市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项目补助经费,目前申报工作已完成。

6月,组织开展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顶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

3、开展佛山市禅城区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制定《佛山市禅城区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方案》,开展我区地方戏曲普查工作,通过普查,全面掌握我区戏曲剧种的保存情况、演出团体、人才状况、演出剧目、生存状况等信息,实现对戏曲文化资源的动态、科学保护,促进戏曲文化繁荣发展。该工作已于6月11日前完成。

4、策划举办2016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组织策划开展2016年文化遗产日活动,通过与区教育局、邮政合作,开展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试图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向未成年人宣传推介佛山禅城本土文化知识,让未成年人认识文化遗产,吸引他们也加入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去。

5、开展《禅城风物》(暂定名)编写工作。为了更好地对禅城区丰富的非遗资源进行整理、保护和传承,已于今年启动《禅城风物》(暂定名)的编写工作。本书将在禅城区非遗保护中心于2011至2012年编辑出版的《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的基础上,重新编排,充实内容,更新资料,以期全面、详实地介绍禅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成为禅城区非遗文化对外宣传的平台和载体。目前正在收集资料阶段。同时,配合开展非遗展馆陈列大纲编写工作。

6、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2016年10月起,在全区共15所中小学开展“寻觅非遗天赋 传承佛山精神”非遗进校园主题活动,活动开展共计40节课程,课程内容包含:广东醒狮、石湾陶塑技艺、石湾龙窑营造与烧制技艺、剪纸、刺绣、花灯等多个非遗项目。让中小学生通过此次活动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开展第二课堂等方式认知、了解、学习到非遗文化知识。加深中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让佛山非遗文化在历史的长流中生生不息。

7、组织开展《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申报工作。9月22日,召开2016年度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申报工作会议。现场解读《佛山市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对今年的非遗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回答了各拟申报单位和传承人提出的问题。9月22至30号开展《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申报工作。11月8日召开专家评审会,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目前正报区文化体育局审批,待公示。

四、通过景观陈列的全面提升,利用自身品牌,举办丰富多彩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活动;强化馆际之间的展览互动、实现了展览“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合作与交流。

(一)景观陈列的全面提升工作。

我馆陈列部重新调整了梁园内宅第、秋爽轩、奇石馆等三处的书画陈列及盆景陈设,同时更新创文海报、开放空间导向牌:自今年三月份起,分别更换了梁园、广东粤剧博物馆等处的导向标识和公共提示牌,统一了色调、字体和规格,在视觉上为观众营造一个舒心的游览、学习环境。

(二)注重文化品牌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

“梁园诗词众议院”、“梁园书画院雅集”、“文化遗产宣传月”等文化推广项目已形成了固定的文化品牌项目;通过举办名家书画讲座,开办青少年及成人书画培训班,提升了市民的美学素养及美育的普及,全年共举办20次展览活动,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三)结合时政热点,突出精品活动,力求活动内容更丰富。

2016年由我馆主要组织策划的精品活动有1月份的“小小武术家”冬令营、3月份的第四届蔡李佛功夫大汇演、7月份的“智叻星·小小文化导赏员”夏令营和农历9月份的粤剧华光诞活动,活动均受到广大市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蔡李佛功夫大汇演现已成为岭南年俗欢乐节的常规项目,今年伊始通过首次策划、举办佛山蔡李佛拳“小小武术家”冬令营活动,学员不仅学习了蔡李佛拳的优秀技艺,这个活动还在2016年3月23日下午在广州召开的广东省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常委(扩大)会议中荣获“2015年度优秀项目”称号,实现了活动质的飞跃,提升为公益性精品活动。

农历9月份的粤剧华光诞,我馆在局领导的指示下,吸取以往举办活动的经验,推陈出新,增添不少亮点。首次举办佛山粤剧私伙局邀请赛,将佛山私伙局汇聚一堂,邀请粤剧名家担任评委,让市民群众乐享粤剧盛宴;首次采用微信网络投票、直播形式,投票页面访问量超14万,累计投票超2万,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3万,创新的宣传形式提高了活动的影响力;结合时政热点,邀请廉江市剑清粤剧团担纲演出大型反腐题材古装粤剧《户部黎公》,市民提前免费领取入场券,践行“文化惠民”政策;通过这一系列精彩内容,将粤剧华光诞打造成为接地气有品位的品牌活动。

(四)全方面开展文物交流展,实现了展览“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合作与交流。

今年年我馆在充分利用自己的馆藏特色组织了多次的展览。如我馆利用馆藏的旧石湾陶塑和佛山市博物馆首次举办联展,先后在温州博物馆、湖州博物馆举办“石湾是个美陶湾”的展览,深受当地文物收藏界的重视。通过此次联展,让我馆的展览首次走出了省市,促使了馆际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学习的机会。

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期间,我馆利用征集的刘传陶塑作品,广泛联系刘传的后人、陶瓷收藏家,在刺史家庙举办“刘传百年作品回顾展”,展出刘传陶塑原作、精品共50多件,此项展览也被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引进展出,深受观众好评;与佛山市云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推出国学大师“饶宗颐书画作品展”,并发行《饶宗颐画册》;参与汾水遗珍--佛山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南海南海博物馆、顺德博物馆巡回展出,扩大了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另外我馆引进云南丽江玉龙文物保护管理所、广西柳州博物馆的系列文物展览,真正实现了展览“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合作与交流。

五、认真履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职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光荣的革命传统,激发年青一代的爱国热情,我馆联手禅城区体育协会联合党支部于4月份在佛山市吴勤烈士陵园、佛山鸿胜纪念馆和陈铁军故居举办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此项活动也是纪念佛山鸿胜馆成立165周年系列活动的内容之一,还特意邀请了来自云浮市的梁桂华烈士外孙女陆爱群女士及云浮市人大教科文卫侨工委副主任、梁桂华烈士事迹研究专家黄伟强先生担任讲座嘉宾、亲自介绍梁桂华烈士的生平事迹。这也是佛云两地合作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首次尝试。

2017年我馆会继续保持抖擞的工作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迎接新的工作。以下几点为我馆2017年的工作计划。

一、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

2017年,我馆继续严格按照市、区的工作进度表,在各个时间节点前按时完成相关任务。

二、全力配合博物馆新馆的建设工作,加快、加大文物征集力度

2017年我馆将继续紧紧围绕申报三级博物馆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在馆藏数量、库房建设、业务研究水平方面更上一层。具体如下:

1、加大文物征集力度。馆藏数量是博物馆评估定级的重要标准,为此,我部将根据我馆的藏品征集制度充分合理地使用征集经费,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保量又保质地完成2017年的文物征集工作,使我馆馆藏水平能达到质的飞跃,力争早日达到三级博物馆的藏品数量要求。

2、全力配合博物馆新馆的建设工作。根据新馆展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征集藏品,重点是:铁器馆、陶瓷馆、商业街等的重点文物展品。无法征集的,要有计划做好仿品和替代品的制作,确保展览不受影响。同时根据三级博物馆的评估要求,积极参与新馆库房的建设,购置珍贵文物专柜,确保新馆库房在恒温恒湿安保方面达到评估标准。

3、加强学术研究工作。组织业务人员深入研究馆藏文物和地方文史,撰写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并发表和出版,并适当参加行业内的学术研讨会,以提升我馆的学术研究水平,满足三级博物馆的评估要求。

4、加强业务人员的培训。有计划安排各部门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的业务学习,特别是加强藏品鉴定和保护修复方面的业务知识学习,进一步提高藏品保护的能力,力争达到相关资质要求。 

三、继续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发展策略,加强与馆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1、继续与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保持紧密联系,引进内容多元化的流动展览,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发挥至最大化。

2、计划完成两项外展任务,同时引进两项文物展览,丰富我馆的展览内容和形式,让市民能通过展览,领略博物馆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

3、继续发挥梁园书画院的品牌效应,举办主题鲜明的书画文化展览、活动。

四、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举办多样化文化活动,提升公众服务水平

1、继续做好讲解接待工作,认真负责做好游客、团队的讲解接待工作,特别是一线部门要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立足一线岗位做贡献,及时、耐心地为市民群众及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2、继续结合多方资源,以创新形式将冬、夏令营、粤剧华光诞等品牌文化活动做大做强,增强其社会影响力。

3、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文化遗产系列活动,组织非遗项目传承人参加展演等活动,积极推广非遗文化。

 

 

 

 

                                                                                                                                        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

                                                                                                                                          2016年11月24日

 

 

技术支持:方维网络

版权所有 © 2014 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        粤ICP备16111197号

  

粤公网安备44060402000491号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松风路先锋古道93号      咨询电话:0757-82258995

版权所有 © 2014 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
粤ICP备16111197号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松风路先锋古道93号
咨询电话:0757-8225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