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2017年工作总结及 2018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5日

2017年,我馆在区文化体育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万众一心,锐意进取的工作态度,积极配合市、区的工作部署,紧密围绕着博物馆的收藏、研究、教育、宣传、传播等基本职能,积极开展各部门业务工作,策划了一系列惠民文化活动,较好地完成了2017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更好开展2018年的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稳步推进

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是我馆的重点工作。目前,第一标段工程已完成了非遗展览馆土建施工、布展设计成果、布展施工招标、电梯招标、安防智能化和装修挂网;适安里修缮完成总体工程的60%。第二标段工程(含寒香馆、十二石斋等建筑)已完成初步设计,三标段完成了设计成果和预算工作。此外完成了工程地块一、二、三、四、六的不动产权证办理及整个工程的永久电招标。但是由于房屋征迁、土地划拨、方案报批等原因致使工程进度拖后。

二、完善组织架构,提升综合管理的水平

(一) 调整部门分工,提高工作效率

2017年,我馆在班子成员、部门主任及部门分工方面均做了一定调整,通过提拨优秀人才担任副馆长、部门正副主任,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开展工会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充实和完善工会建设,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做好职工服务工作。

(二)开展业务培训活动,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

为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我馆通过组织举办培训班、选派优秀骨干参加业务培训等,提高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及服务水平。如选派业务骨干参加了由广东省博物馆协会藏品管理专业委员会举办的藏品管理专题培训班,学习了文物藏品包装运输的操作规范和博物馆藏品管理的相关知识,提升了我馆藏品管理水平;选派保管员前往扬州参加为期20天的2017年古玉鉴定提高班,加强我馆对玉器鉴定的水平;与佛山市禅城区文化体育局、佛山市文物鉴藏家协会合办《文物鉴定与流通》培训班,提高我馆工作人员业务素养。

(三)做好讲解服务中心及网站微信的管理工作

2017年,我馆认真做好下辖五个景区的开放及讲解接待工作,至2017年10月份,全馆五个景点合共接待游客近28万人次(截止至11月),同比增长13%;讲解接待场次超过500场。达到了三级博物馆年接待观众10万人次以上的要求。

此外,我馆定期对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活动信息和资料更新,用新媒体宣传方式拉近与游客和广大市民群众的距离。

(四)“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完善现有设备设施

“安全生产”是我馆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为强化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我馆每季度举办一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全年度共举办4场消防演练,确保员工时刻保持警觉性;坚持每日由安保人员对各开放场馆进行巡查,以确保开放期间馆内文物及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佛山梁园、广东粤剧博物馆(兆祥黄公祠)等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档案,进一步规范我馆的消防管理工作。

三、完善文物征集制度,提升文物征集质量

(一)继续开展文物征集工作,文物数量稳步提升

文物征集工作依旧是我馆今年的工作重点。在征集过程中,我馆严格按照制度规定,根据专家意见制定征集计划,邀请广东省文物鉴定站专家、佛山本地文博专家对拟征集的文物进行鉴定,估价,确保征集文物的质量和水平。2017年我馆文物征集经费共有200万元,截止5月已全部使用完毕,经统计,共征集藏品和标本442件/套,包括石湾陶瓷、陶艺作品,铁钟,书画等均为代表佛山历史文化的特色文物,其中海天酱园的大酱缸得到了省文物鉴定站专家高度好评。完成全年的文物定级工作,共鉴定藏品190件/套,其中三级文物22件,一般文物166件,资料2件/套,使我馆文物数量有了进一步的增加,文物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二)广泛宣传文物保护理念,捐赠数量有所提高

近年我馆积极向社会宣传博物馆公益性,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今年我馆共接受单位和个人捐赠藏品和图书资料31件/套,包括佛山木版年画、民国石湾窑陶瓷作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粤剧黑胶唱片及现代《名班戏宝名曲》木鱼书唱本等,捐赠的数量和质量均属近年之最。

(三)修复馆藏文物,加强馆藏文物的保护力度

馆藏文物的保护是我馆的重点工作。2017年,我馆委托专业裱画师对馆藏品相较差的、保存状况堪忧的167件/套古籍书画作品进行重新保护装裱修复,提升我馆的书画保藏质量。同时,向广州瑞德公司购买了无酸布套、无酸纸等文物保护用品,订制了陶瓷包装盒,全面提升了馆藏文物的包装设施,增强了文物保护的力度。

(四)规范征集程序,修订文物征集相关制度

为了进一步适应新馆发展和展陈需要,规范征集工作的管理活动,我馆结合藏品征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目前《规定》仍在审核程序之中。

四、积极组织策划各类展览

(一)积极组织、策划馆内及馆际间交流的各类展览

2017年,我馆总结以往经验,主要策划或协助策划在佛山梁园内举办展览16场次,展览在内容丰富性、形式多样性上有进一步提升,涵盖书画、摄影、手工艺和各类专题图片。通过展览展示优秀艺术作品,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加深各文化艺术界之间的学术交流,为文艺界的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其中《古韵清芬——历代古籍碑帖展》、《佛山梁园历史图片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及文博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

2017年我馆继续“走出去”,积极参加馆际之间的文化交流展,其中与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佛山木版年画精品展》、 《石湾是个美陶湾》陶瓷展在北京、成都分别展出,受到两地观众的好评,有效地提升了我馆的知名度。

(二)引进时政展览,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工作

为颂扬清正廉洁,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工作,以昂扬的精神、奋进的姿态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禅城区博物馆特引进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两大廉洁主题图片展——《广东省廉政文物展》及《学廉洁成语 讲传统故事》在佛山梁园展出。两大廉洁主题展览展期两个月,受到市、区内各单位及广大市民、游客的高度关注。除了禅城区委宣传部、禅城区文化体育局组织领导及家属前来参观外,禅城区民政局、禅城区交通运输局、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佛山市公安局科迅支队等多个单位成员及市民、游客累计超1.8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此类展览充分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价值观,体现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五、开展公益性活动,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

(一)举办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系列公益性文化教育活动,力求活动内容更丰富

我馆坚持举办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系列公益性文化教育活动,旨在让年轻一代通过有趣的实践方式,感受传统文化,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2017年由我馆主要组织策划的青少年系列活动有1月份的第五届蔡李佛功夫大汇演、7月份的“智叻星·小小非遗艺术家”夏令营和第五届珠三角港澳青少年蔡李佛功夫赛以及11月份的第二届蔡李佛功夫佛山锦标赛总决赛,活动均受上级单位的认可以及广大市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其中,第五届蔡李佛功夫大汇演着重展示了蔡李佛拳在实战搏击上的应用,同时结合音乐、小品等形式,让观者耳目一新。在广东粤剧博物馆体验粤剧化妆和服饰穿戴活动也获得小营员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二)继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光荣的革命传统,激发年青一代的爱国热情,由我馆组织策划的“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佛山市吴勤烈士陵园、佛山鸿胜纪念馆、陈铁军故居和广东粤剧博物馆举办,禅城区博物馆党支部联手佛山鸿胜馆、禅城区体育协会联合党支部组织我馆党支部、禅城区体育协会联合党支部、鸿胜馆成员、佛山鸿胜梁馆、佛山鸿胜堂及铁军小学、白燕小学、第二十七小学、第十中学等单位代表近百人参与了活动。扫墓仪式结束后,佛山鸿胜馆及各训练基地的学员继续采用“徒步+参观+有奖问答”的形式,分别到陈铁军故居、广东粤剧博物馆、塔坡庙和佛山鸿胜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认识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为了进一步宣传好陈铁军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6月份在铁军故居举行了我市党员教育基地授牌暨揭牌仪式,陈铁军故居授牌作为党员教育基地。仪式上,我馆认真做好嘉宾讲解接待以及协助仪式的举行。自此,众多政府行政单位前来陈铁军故居了解烈士事迹,举行党员活动,铁军故居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今年共接待游客1万人次(截止至11月底),讲解60场次,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六、发掘本地文化资源,做好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组织开展佛山市粤曲曲艺普查工作

从4月份开始,配合市组织开展佛山市粤曲曲艺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我区粤曲(以及各种粤语说唱)的发展历史、艺术特点、分布和流传区域、演出团体、人才状况、演出曲目、生存现状等,目前已完成全区曲艺(粤曲)普查团体基本情况的调查统计。

(二)组织开展各项申报工作

1.2月份,组织开展2017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申报工作。

2.3月份,组织推荐申报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我区推荐岭南古琴艺术及蔡李佛鸿胜功夫推拿两项非遗项目申报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3.4月份,配合开展2017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申报工作。

4.5-9月份,组织开展禅城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第五批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经过专家评审及报区政府审批后,共有岭南盆景(佛山)等6个项目和刘桂芳等12为传承人通过申报评审工作。

5.6月,全面发动并组织我区符合条件的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开展佛山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佛山市第五批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我区推荐扒草艇(湖涌)、岭南盆景(佛山)两项申报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霍然均、张汉泉及陈新妹三位申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目前推荐的项目及传承人都已通过公示期。

6.9-10月份,组织开展2017年禅城区非遗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目前已收到符合条件的单位、项目及传承人申报奖励、补助及资助申报53份。申报材料已全部上交到区文体局,正筹备专家评审会,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

(三)组织开展2016年禅城区非遗专项资金的发放工作

4-6月份,开展2016年禅城区非遗专项资金的发放工作,2016年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共计支出459.84万元,其中奖励经费357万元、项目和基地补助经费99万元及区级传承人补助经费3.84万元,6月初已全部发放完毕。

(四)策划举办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开展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组织筹备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并启动非遗文化进社区活动,将非遗相关内容制作成流动展览,“走进”区内4个镇街、包括朝东村、莲塘村、紫南村、湾华村等20个村居,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增强民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   

(五)策划举办粤韵传承·华光盛典——2017佛山粤剧华光诞活动

本届华光诞活动邀请到省内多个市、地区的粤剧名伶,海内外多个举足轻重的粤剧组织、粤剧会馆以及专业院校、研发机构、媒体和粤剧编剧、创作、评论、非遗、民俗专家顾问等参与,彰显佛山华光诞的盛大规模与不可取代的重要国际地位。此外,继续发挥枢纽功能,正式启动粤剧文化联盟筹备工作,高起点高标准搭建新的互动平台,未来将致力于将海内外粤剧团、粤剧会馆,粤剧名伶、粤剧编剧、粤剧顾问、粤剧老师等专业人才,以及社区的粤剧私伙局,群众爱好者等汇聚一堂,形成“人才聚宝盆”,加强粤剧各领域的专业交流,以联盟之势链接更多资源,共同推动粤剧文化的立体式发展。

此外,依托本土文旅资源,借助便捷的交通优势,设计精品旅游路线,重点推介以寻味粤剧为主导的旅游指南,吸引众多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和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以及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粤剧爱好者、游客慕名前来参与活动,从而推广传统文化,刺激旅游消费,更好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拉近青少年与博物馆距离

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按计划第一阶段已完成佛山女儿陈铁军红色革命回忆展活动,4-6月份讲解员陆续来到人民路小学、佛山市第五小学、佛山市第一小学、佛山市第二十七小学进行流动展览解说。陈铁军红色革命回忆流动展作为博物馆进校园活动的开端,目的在于让中小学生通过此次活动加深对博物馆的认识,更通过第二课堂等方式认知、了解、学习到历史文化知识和革命英烈精神,进一步地拉近了学生们与博物馆的距离。

七、努力建设佛山数字梁园平台

佛山数字梁园平台项目以梁园资料数据为基础,开发部署于园内触摸一体机中的“佛山数字梁园平台”,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三维、全景等多方式展示梁园现状、造园特色、古建建筑及园林景观、文史故事等内容,让梁园的文物资源“活”起来。在票务管理系统开通微信售票、二维码检票过程实现部分的自动化管理,满足无现金支付购票需求,提高售票工作效率、服务效率和博物馆对公众服务行业的基本服务配置。并且对检票进行监督,有效地管控观众进入梁园的行为,同时通过微信后台统计分析梁园观众流量情况,并改善对外公众服务质量。此项目总费用为249.966万元,从今年1月开始至今完成了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会、招标、开发软件等工作。现进入第三方评测阶段。

八、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我馆将继续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迎接新的工作,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阵地建设

在2018年底完成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及非遗展馆的展陈设计,力争2019年初全部对外开放。

(二)业务提升

围绕新馆建设及创建国家三级博物馆,提升博物馆业务水平,规范管理制度。完善场馆建设、制度建设、人员培训等综合管理工作,提升展览水平,制作原创展览、引进优秀外展,整合我馆陈铁军故居、佛山鸿胜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并加大文物征集力度,为禅城区非遗馆的陈列展览做好藏品准备工作,同时力争早日达到三级博物馆的藏品数量要求。加强学术研究工作。组织业务人员深入研究馆藏文物和地方文史。

(三)品牌打造

结合下辖各场馆功能,每季度打造一个活动品牌,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职能。优化活动内容,完成“一季度、一品牌”的活动安排,同时努力践行“文化惠民“政策,进一步推动文商旅融合。

第一季度:打造迎春花卉展品牌,充分结合农历春节的节日氛围,开展迎春花卉展等相关活动,集聚人气。

第二季度:打造文化遗产月活动品牌,以“国际博物馆日”与“文化遗产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增强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第三季度:打造青少年暑期系列活动品牌,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通过小小讲解员培训、非遗文化体验等,丰富未成年人的学习形式。

第四季度:打造佛山粤剧华光诞品牌,使其成为粤剧艺人与粤剧爱好者交流互动的联欢会。

    

    

    

                                                                                                                                                                             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

                                                                                                                                                                                             2017年12月22日

    

    

技术支持:方维网络

版权所有 © 2014 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        粤ICP备16111197号

  

粤公网安备44060402000491号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松风路先锋古道93号      咨询电话:0757-82258995

版权所有 © 2014 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
粤ICP备16111197号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松风路先锋古道93号
咨询电话:0757-82258995